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卷第四章遁土奇术  (第3/3页)
确隐有一个天大的秘    密?    许许多多的问题千缠百结,纠葛于牧野静风的脑中,一时如何能理清头绪?    太湖马迹半岛秦履峰南侧。    此岛之名,是源于一个传说。传说秦始皇东巡,乘其龙马,一路奔驰,兴致盎然。及至    此岛南侧,忽见前面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纵使胸襟广大如始皇帝者,也不由为    眼前景致所震撼,立即勒马观望,秦始皇所乘乃异于凡胎的龙马,竟能在顷刻间化极动为极    静!但它的四蹄却因发力过猛,在地面岩石上留下了四个深深的蹄印!    于是,人们将此岛命名为马迹岛,岛上最高的山峰则为秦履峰。    此岛虽有如此让人悠然神往的传说,却因岛上多坚石少良土,因此人迹罕至,而临湖的    一侧又是绝崖,无法直接下湖,自然也无法吸引渔人来此驻足。    岛上惟一的住户是一家猎户,夫妻二人及一个五六岁的女儿,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其乐融    融,除了男主人隔三岔五外出以猎物换取居家所需之物外,这一家三口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    联系,也很少有外人涉足此地。    但每到月圆的日子,他们就会见到一位老人,他们迁居此地,已有七年,在这七年当中,    每个月的十五那一天,老人就会准时出现,风雨不变。    见此情形,猎户夫妇便想:“在我们来马迹岛之前,这位老人是否也每月十五必来此    地?”    尽管心存疑虑,但他们并没有出言相问,他们本就不是爱管闲事之人,因此才远离尘世    的繁杂,否则也就不会不顾清苦隐居于这荒岛之中了。    老人来此岛上,似乎什么都没有做,每次都只是在秦履峰南侧的石坪上伫立片刻,然后    又默默返回。    如果不是由于老人面目慈祥和蔼,他们一定会将老人认作是疯子。最初的那一年,有好    几次他们都认为老人不会再出现了,由于那时要么有狂风暴雨,要么就是冰雪纷飞,天寒地    冻,而事实上老人却仍是准时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久而久之,他们心中已把此事视作如同日头东升西落一般寻常。如果有一天,这老人真    的未曾出现,只怕他们反而会大吃一惊。    今日,又是十五月圆之日。    到了午后,男主人就不由自主地向此岛通向外界惟一的那条通道望了几次,这当然是一    种下意识的举止。    每次老人都是转过前面的山坳,沿此路而来,路过他们的屋子时,多半会向他们笑一笑。    仅仅只是一笑而已。    但七年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习惯性的东西成为默契!    每当这种情况,猎人夫妇也多半不说什么,只是亦友善地报以笑容。但他们的女儿却不    同,他们可爱的女儿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会向老人起劲地挥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叫着。    等到她开口说话时,除了“爹、娘”之外,最先学会的就是“爷爷”二字。    她会在老人途经他们家门前时,甜甜地叫一声:“爷爷。”    这显然是她的父母教她这么称呼的,有时候,人们常常愿意借助不谙世事的孩子,来传    递某种东西,比如情感。    夫妇二人觉得老人已如此高龄,来到这荒岛之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客人,同时他    们又是晚辈。但他们也明白老人必定有着非凡的来历,而不平凡的人多半是不愿意外人随便    接近的。    小女孩的天真烂漫恰好可以缓解这一矛盾。每当听到小女孩的呼声时,老人苍老的脸上    笑意就会更深!    笑容如菊…这让猎人夫妇二人坚信老人是一个好人。    当男主人第五次向山坳转角处望去时,那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猎人正在剥着一只野鹿的皮,见了老人后,他手头并没有停下,只是略略侧身,对他的    女人道:“老人家来了。”    女人道:“是么?”她的女儿已拉着她的手,把她拉到了门边。    老人越走越近,终于行至他们的门前。    小女孩甜甜脆脆地叫了一声:“爷爷!”老人友善地点了点头,然后依然向前走去。    一切如昔。    老人不紧不慢地向面临绝崖的那块石砰走去,在那块石坪之上,有那传说中的四个深深    的蹄印状的坑。    老人须发皆已白如霜雪,但他的步履却无丝毫蹒跚之感,他的身材颇为高大,却略显清    瘦。    他的目光很独特,似乎十分平和,但又隐隐透着一丝清冷。似乎已淡漠世间的一切,却    又蕴含了某种执着…    他的眼神让人不由会联想到高高在上的月亮,没有咄咄逼人之势,但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的。    他一如昔往,信步走上石坪,目光自然面然地扫向石坪上的四个马蹄印。    倏地,他的目光一跳,脸色大变,显得甚为急切,迈步向前,走近马蹄印!    不错,石坪上已不再是四个马蹄印,而是五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