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一百三十八击敌半渡  (第2/2页)
衣卫比太祖时更厉害,自己不敢多嘴而已“洛叔,这些话在这里说说即可,回到大营后千万莫再多话。”    洛夫冷笑道“是!”耿兴邦看到渡口外的sao扰几乎没什么挂碍了,连忙又照顾起渡河来,不过他到是看到了对河一些不正常的情形“洛叔,铁铉为何没派兵来,就丢了一些船舶在河里?”    洛夫叹道“现在天下形势未明显,他还有的选择。要是他现在派兵过来,按照朝廷律法,是要受到李景隆节制的。那是,你要他怎么做?是交出兵权还是拉着部队就跑?”    耿兴邦“…,大厦将倾,大厦将倾啊!”“哗啦!”    仿佛在印证耿兴邦的感叹,上流忽然涌下来了一卷巨流,呼啸如长龙般越逼越近。    耿兴邦骇然道“怎么可能!深秋时分连河中的水流都已经不大,朱棣是怎么做到囤积如此多的水的?何况济南府已经深处山东腹地,铁铉难道是瞎子么?”    说到这里,耿兴邦身躯猛然一震,看向洛夫。两人都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铁铉已经作出了选择,投靠朱棣!    “铁铉哪来那么大的胆子?在这形势还不分明的时候竟然就作出了决定!”耿兴邦怒喝道。    洛夫一脸苦笑,望了望河对岸“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投靠朱棣的事实却可以肯定了,看!”    耿兴邦依言望去,河对岸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经将李景隆带过去的部队都围了起来,洌洌的旌旗上,诺大的“铁”字额外打眼。    耿兴邦双眼痛苦的一阖,望着自己这边被大水冲得七零八落的部队叹道“完了完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李景隆败坏的不单单是我们这五十万大军,还将应天门户边的山东布政使铁铉推向了朱棣的阵营,这仗要我怎么打?”    “呜!”    牛角号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地面的振幅达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大地象是变成了惊涛骇狼中的一支小船,不断的摇摆。    朱棣的猎骑主力出动了!    这次耿兴邦的呼喝也没有了作用,经过了黄河里刺骨冰水的洗礼,以及包围大军的震慑,剩下的士兵已经没有了抵抗的**,一个个木然的看着敌军靠近,就像是在看戏一般。    洛夫拉起耿兴邦跑向一只小船“把官服脱掉,我们趁乱走吧!”    耿兴邦还想说些什么,不觉已被洛夫拉下船去。    ******    李景隆的部队彻底溃败了,不少的士卒甚至已经举起自己的兵器,向朝自己杀来的敌人投降,反正都是自己汉人的部队,只要管饱肚子,为谁效力都是一样。    李景隆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头困兽,不过令他庆幸的是铁铉并没有派什么高手来围剿自己的部队,所以他硬是凭借自己近百年的魔功闯出了条血路,在对岸朱棣的部队赶来之前逃之夭夭。至于这五十万的部队和将官,他早就忘记了,只要他能逃走,鬼才会想那么多。    铁铉的部队渐渐收拢,已经把投降的士卒收编打散,组成了两个大营。而猎骑那边也已经结束了战斗,除开副将耿兴邦外,貌似一个鱼儿都没跑掉。    过不多时,两边的事务都已经处理完毕。    燕王朱棣独自驾着一只小舟横渡黄河,只身走进了铁铉的大营。    一个上位者,竟然敢单枪匹马走进敌我不明的军营?    朱棣下马走进辕门,呵呵一笑道“道衍、老谭,别来无恙?”    一身粗布衣衫的僧道衍和身着威武铠甲的谭渊赫然从中军营帐走了出来,迎面便拜“臣终不负殿下所托,完成了任务!”    朱棣双手虚扶,拉起了两人“何必这么客气,这一战若不是两位做得这么逼真,李景隆这老小子也不会上当的。恩,想起来耿兴邦那小子也跑了,估计证人也多了一个。”    谭渊皱起眉头道“即便是李景隆坚信不移,单玉如也不会如此单纯吧?”    朱棣微笑摇头“没关系,只要铁铉和朝廷起了嫌隙,我们就有机可乘。何况,现在天下局势尚未明朗,若我是铁铉,也会躲起来作壁上观的。只要少了铁铉的牵制,那对我们塞外的计划也多了些信心。”    僧道衍微微颔首“殿下说得没错,只要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方夜雨的麻烦就不小了。”    朱棣痛苦的叹口气道“不过,我的亲兵不足以应付方夜雨的刺杀,始终让我放不开手脚。”    僧道衍和谭渊相视而笑“那就让臣为殿下解忧吧!”    朱棣面泛喜色,一把拉着僧道衍“说!有哪位贵客上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