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二章战和1  (第1/2页)
    第五百七十二章 战和(1)    云中郡此时的局面,确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汉与匈奴几十年的交往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自平城之围后,匈奴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想打就打,想和就和。    但,也并不是说,汉军就没有了反击的能力。    平城之围后,汉军立刻就在东垣和马邑两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扫清了陈烯和韩信的势力,斩断了匈奴伸向中国的爪子。    这才有了和亲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平城之围,是陈平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才让汉军解围的,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BUG。    冒顿,是谁?    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没有之一!    他一手将匈奴从一个在东胡和月氏阴影下苟延残喘的小部落,打造成东亚第一霸主。    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念,冒顿连爹都杀了!    至于女人…    呵呵…当初,东胡人先跟冒顿索要良马,然后又跟冒顿索要他的妻子,他全给了。    等到东胡人要土地的时候,冒顿就再也不忍了。    这样的一个雄主,会被所谓的美人所说服?    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笑话。    而且,史记记载的平城之围的经过,还有个巨大的bug:陈平在白登山上看到了冒顿带着一个美人,在军前散步,两人无比恩爱。由此定计贿赂冒顿的阏氏…    好吧…    假如这不是YY小说中的情节,那就肯定是汉匈双方的智商都降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敢在列阵的汉军面前散步?    这冒顿是该有多大的勇气,或者说。是多么的不知死活!    不说床子弩这样的凶器了,就是一般的弓弩。也应该能威胁到冒顿了你要知道,连白登山上的陈平都能看清楚冒顿和他的女人在阵前散步。这意味着,实际上,冒顿应该进入了前线的弓弩射程范围之内!    而史记记载的关于平城之围的另外一个描述,则道破了,所谓陈平贿赂冒顿阏氏,其实是太史公脑补出来的整个平城之围,从被围困,直到汉军解围,前后只有七天。    七天的时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所谓的陈平在白登山上看到冒顿跟他的阏氏郎情妾意,然后如胶似漆,再然后商议定计,贿赂冒顿阏氏。    时间是完全不够的!    这又不是玩rpg游戏。    鼠标一点,陈平这个npc就能越过一切障碍,直抵任务目标处。    陈平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内,就摸清楚那位阏氏的喜好。更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两军对阵的阵列,去到冒顿大军的核心处,还能见到那个被冒顿宝贝到不行的阏氏。    而事实是白登之围被解。根本不是有所谓的阏氏说情,而是,汉军的援兵到了。    太尉周勃统帅的汉军精锐。在磐石之战后,回身消灭了匈奴布置在楼烦的军队。断了匈奴骑兵的归路。    翻开当时的平城之战地图,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冒顿是在平城的白登山包围了包括刘邦、樊哙、灌婴在内的汉军车骑兵主力。    但,在平城之战前,汉军已经扫清了在磐石以北的匈奴据点。    不然,冒顿也不至于要在平城设围。    他完全可以直扑太原,断汉军归路。    而事实是:太尉周勃率领的汉军步卒主力,在磐石之战胜利后,奉命分兵进攻了楼烦三城。    这相当于是三国中官渡之战中,曹cao烧了袁绍乌巢的翻版。    史记《绛候周勃世家》就记载了周勃在平城之围前后的动向:攻韩信军铜,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    只要看这里,就能明白,事实上,汉匈在平城之战,是打了个平手,甚至汉军略有小胜。    虽然冒顿围了刘邦,但周勃也围了冒顿。    铁证就是平城之围后,汉军的行动,并未停止或者撤退,而是继续北上。    刘邦的把兄弟,时任太仆的夏侯婴,在平城之围,统军继续对匈奴作战“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    从这里看来,汉军是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的即消灭叛军,斩断匈奴伸向中国的爪子。    但是,平城之围中,汉军也是损失惨重。    虽然真正的阵亡者很少,但北方残酷的冬季,给予当时主要是南方人的汉军沉重打击。    被围七日后,汉军士卒,冻伤者的比例,达到了二三成之多,大量士卒的手指都因冻伤被迫截肢。    且汉初天下凋敝,经济困难,新生的汉政权没有那个能力再组织一次平城那样的大规模对外作战了。    所以,谈判,讲和,就成了选择。    而匈奴人,也在战争中,知道了汉军不好惹。    加之,后院起火,月氏人开始挑衅,只能回家灭火。    于是,和亲政策就诞生了。    然而,和亲政策出台后,别说匈奴人了,就是汉朝自己也拿它当块抹布。    第一次和亲刚刚达成,汉军就发动了马邑之战,全歼了盘踞在马邑的韩王信残部。    直至刘邦死前,汉匈之间,再也没有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    要是汉军在平城吃了大亏,甚至,只要没有占到便宜以游牧民族的尿性,就他们那记打不记吃的性格,会眼睁睁的看着韩信、陈烯、卢绾失败。而不来搀和一脚?    看看北宋在檀渊之盟前,是怎么被契丹人吊打的吧。    再看看北宋灭亡前。跟女真人的几次和谈吧!    真要以为一个和亲政策,就能绑住匈奴人的双脚。那就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刘邦冒顿之后,汉匈关系,更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汉朝这边固然天天念叨着平城之耻,吕后之辱。    匈奴那边能好过?    宇内唯一一个能跟自己掰腕子的大块头就在那里,不去掂量掂量对方的力量,匈奴人岂能甘心?    于是双方不断的你来我往,反复试探。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期,汉匈之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    其中二次。是匈奴主动挑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