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4/9页)
本门的掌门人不会就此干休。”    “我非杀了他们三个不可。”武年年的声音充满了愤怒,道:“杀父之仇,谁也没有理由阻止我。”    这句话的确是谁也无法反驳。    “小姑娘,人性必然是有弱点。”大悲和尚轻嘿嘿一笑,道:“嫉妒是其中一种。”    他顿了顿,悲悯的看了武年年一眼,淡淡道:“赵一胜门主在十五年前败于贫僧和俞傲手下后,便已彻悟修养,深居思过。”    可是,武断红仍旧不计一切的找寻赵一胜的住处。    为的是一刀砍下,毙命复仇。    “武大先生生前一定不快乐吧?”大悲和尚双眸微垂,轻轻说道:“充满仇恨的人,心怎么会静?”    心既不静,又如何会快乐?    大悲和尚的话武年年懂。    虽然懂,但是却无法接受。    “晚辈知道大师慈悲胸怀。”武年年抱拳恭敬一揖,道:“可惜,无论如何父仇不共戴天。”    大悲和尚忽然间沉寂着,看了看眼前的二男二女,半晌之后方朝武年年、章儿铃、见无三人道:“你们三人先回避一下,我和魏施主谈谈。”    他要谈的,自然是赵一胜临终的交代。    这事关系“大禅一刀门”最上心法之秘,他们当然不好留在这里。    看着他们三道人影消失在壁面之后,大悲和尚方是含笑的对魏尘绝道:“你师父遗言交代如何?”    “先师要晚辈请益于大师。”    “大禅一刀门老衲根本未曾学过,为何向我请益?”    这句反问,魏尘绝不由得一楞,旋即淡笑道:“晚辈相信先师的每句话,也相信大师的每句话。”    “哈哈哈!就是这句话垮了大禅一刀门。”    大悲和尚的话令魏尘绝耸然变色,忍不住眼皮一跳,脱口问道:“大师之意,在下不明白。”    “贵门是个非常特别的门派。”大悲和尚的眼中有着赞赏,也有着惋惜,道:“天下从来没有一个门户帮派在经历数百年中未出过一个叛门恶徒。”    但是,大禅一刀门却是唯一的大例外。    “禅在心,在自性了悟。”大悲和尚温缓缓道:“佛法可说,佛性皆俱,但是,大悟自性却不是他人可教。”    魏尘绝全身大为震动,骇然道:“大师之意,莫非指我们墨守成规?”    “何止墨守成规?”大悲和尚嘿道:“简直是迂腐外相,有刀之术而无刀之法。”    连刀法都没有,又岂有刀心?    心未曾有,又如何勇猛精进得禅悟境界?    既无禅悟,大禅一刀门只剩下空壳子而已。    “更危险的是,心中不见悟则生八风起”大悲和尚仰首重重一叹,通:“忧喜苦乐利衰称讥既有,便免不了嫉妒。”    嫉妒,所以才会有二十三年前赵一胜杀光武字家。    也因嫉妒,八路英雄会自相残杀。    魏尘绝只听得冷汗涔涔,忍不住伏拜道:“请大师教益于晚辈!”    “大禅一刀门到了你手上若是还不悟必灭!”大悲和尚轻轻一叹,道:“令师临终前要你问和尚我贵门心法,我如何能知?”    他慈悲的看了魏尘绝一眼,点头道:“须自了悟。便是大禅一刀门的心法。”    魏尘绝双眸闪动,沉吟半晌后方恭敬相问:“如何自性了悟?晚辈未闻佛法。    大师或可提醒。”    大悲和尚可笑了,愉快的道:“大禅一刀门是何时成立的,你可知道?”    “晚辈不知!”魏尘绝承认道:“本门经历数百年,其间辗转流屣,只怕天下已无人知。”    “和尚我不是人?”大悲和尚瞪眼大笑道:“好啦,我告诉你源流,如何寻回心法,你好生着量。”    “是!”魏尘绝只觉得全身一热,血冲百脉,大声道:“晚辈会记住每一个字。”    “你这小子怎么又说了这话?”大悲和尚翻着白眼哼道:“听过最好就忘了。”    囗囗东周景王二年,即西元前五四三年释迦牟尼逝世前,将禅宗最上心法以拈花微笑的印证传之于大迦叶尊者。    其后,传至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    般若多罗弟子中,最为欣赏南天竺国国王第三个儿子。并且传承为第二十八祖。    此人即是后来中国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    达摩在天竺大悟后,连战六外道,即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    六外道在他开示后皆大悟,达摩乃于般若多罗恩师死后六十七年由南海登陆中国。    是时,梁武帝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    十月一日,梁武帝请达摩大师到金陵问佛。    此段公案,是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史例。    梁武帝先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印经、度僧不计其数,有何功德?”    达摩简单四字:“并无功德。”    梁武帝再问:“为何没功德?”    “求天保佑的功德,只是福田深植,并非我佛实在功德!”    “如何才是真功德?”    “洋智空寂的功德,用世俗的方法求,根本求不到。”    梁武帝沉吟良久,方又问:“什么是佛圣的第一深奥佛理?”    “没有佛圣!”达摩语破天惊的一句,正是禅宗至上了悟自性最为深邃的义理。    梁武帝不懂,再问道:“没有佛圣,那我天天相对礼拜的佛像是谁?”    “不认识!”    囗囗大悲和尚拍了拍他那颗大光头,哈哈笑道:“小子,你可明白达摩祖师爷对话的含意?”    魏尘绝沉吟了片刻,忽然想起那一天在武当山和俞傲对坐于房内的情景。    不着半语,却是心台互通中的奇妙感觉。    因为,他们都是学刀的武者。    而且是顶尖中的几个人之一。    魏尘绝轻轻嘘一口气,脸色表情淡然中有一股真诚,道:“或许祖师要启示的是不著文字不执外相。”    “知道是知道了一点!”大悲和尚摇头道:“不过,说这些话太像迂腐的儒生,未见性。”    囗囗达摩和梁武帝话不投机,便自去了嵩山少林寺面壁。    直到九年之后方有一名叫神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